sticky_image
Perfect Medical logo
作者: Kiyon Wong
2025年10月2日

雖然每週揮汗如雨地運動,體重卻不減反增?這很可能是跌入了「只運動不節食」的陷阱。許多人誤以為運動量能抵銷不良飲食。本文將由專家揭示三大殘酷真相:從熱量赤字到運動消耗的真實數字,剖析單靠運動失敗的原因,並提供八個簡單飲食策略,助您掌握減重效果。

1

核心真相:為何「只運動不節食」是減重失敗的頭號陷阱

許多朋友都曾想過,如果勤力做運動,是否就能抵銷飲食上的放縱?「只運動不控制飲食」這個想法聽起來很吸引,但它往往是減重路上最常見的陷阱。這並非因為運動無效,而是我們可能從根本上誤解了體重管理的運作原理。接下來,我們會一起拆解背後的真相,你會明白為何管住嘴在體重管理中,扮演著無法取代的關鍵因素。

2

減重第一定律:無法繞過的「熱量赤字」原則

體重管理的唯一真理:何謂熱量赤字?

要理解體重增減,我們首先要認識一個核心概念,就是「熱量赤字」。你可以將身體想像成一個能量銀行,我們透過飲食攝取熱量,然後透過維持生命(基礎代謝率)和日常活動(包括運動)來消耗的熱量。當消耗的熱量大於攝取的熱量時,身體便需要動用儲備能量(即減脂),這就是熱量赤字,也是體重下降的唯一方式。無論採用任何減肥方法,最終都必須回歸這個基本原則。

為何單靠運動,極難創造並維持有效的熱量赤字?

單純依賴運動的最大問題,在於它只是「消耗的熱量」這個等式中的一小部分。相比之下,透過飲食「攝取的熱量」卻非常輕易。若飲食上沒有任何節制,我們很容易在短短幾分鐘內,就吃下需要運動一小時才能消耗的熱量。這種投入與回報的極大不對稱,使得單靠運動去創造並長期維持有效的熱量赤字,變成一件極度困難的事。

免費體驗

S6 溶脂修形療程
1分鐘自助登記 立即辦妥

Date should not be before minimal date

我已閱讀並同意有關登記條款細則以及私隱政策
3

殘酷的數字對比:運動消耗的熱量,遠比你想像中少

數據拆解:減重 1 公斤脂肪需消耗的熱量約 7,700 卡

讓我們先看一個關鍵因素。科學上,要減去 1 公斤的純減脂,我們的身體需要消耗的熱量大約 7,700 卡。這個數字是個巨大的能量缺口,它為我們減肥的旅程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數學框架。無論你選擇什麼方式,目標就是要逐步累積到這個負 7,700 卡的能量差。

現實案例:跑步 1 小時 vs 一個飯盒的熱量差距

現在,我們將這個數字放到現實生活中。假設一位 人以中等強度努力跑步一小時,大約能消耗 400 至 500 卡。這聽起來不錯,但問題在於,一個普通的港式叉燒飯盒,熱量輕易就超過 700 甚至 800 卡。這意味著,你辛苦跑了一小時所消耗的熱量,可能還不足以抵銷一頓午餐。這個簡單的對比,清晰地揭示了「只運動不節食」為何注定失敗:熱量攝取的速度與份量,遠遠拋離了我們能透過運動所消耗的熱量。

4

運動後的雙重陷阱:補償心態與生理飢餓感

心理陷阱:「我運動了,所以應得」的犒賞心態

除了數字上的挑戰,我們還會面對心理上的陷阱。當我們完成一次艱辛的運動後,大腦很自然會產生一種「我已經努力了,所以應得一些獎勵」的想法。這種犒賞心態,往往會讓我們選擇高糖、高脂的食物或含糖飲料,例如一杯珍珠奶茶或一個菠蘿油。結果,獎勵品的熱量輕易就抵銷了運動的減重效果,甚至超出。

生理反應:運動後身體的飢餓感訊號

運動會消耗身體的能量儲備,特別是肝醣。當能量被消耗後,身體為了恢復平衡,會自然發出飢餓感的訊號,促使我們進食補充。所以,運動後感到飢餓感是完全正常的生理反應,並非意志力薄弱。身體的本能是求生,它會驅使我們尋找能量。

為何這兩種機制會輕易抵銷運動成果?

當「心理上的犒賞心態」與「生理上的飢餓感訊號」這兩者結合時,便形成了一個強大的雙重陷阱。生理上的需求讓我們想吃,而心理上的「許可證」則讓我們吃得心安理得,甚至放縱。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不但會補回運動時消耗的熱量,還非常容易攝取超額的份量,最終導致體重不降反升,令所有運動的汗水付諸流水。

5

告別無效努力:拆解 TDEE,理解飲食才是控卡的關鍵因素

很多人以為,只要努力運動就能抵銷一切,所以選擇「只運動不節食」的路線,結果卻發現體重停滯不前。要走出這個困局,我們首先需要科學地理解身體的「收支平衡」,也就是你每天的總熱量消耗 (TDEE),你會發現,飲食管理才是控制熱量的真正核心。

重新認識你的一天總熱量消耗 (TDEE)

TDEE (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) 指的是你的身體在一天 24 小時內,所有活動所消耗的熱量總數。你可以把它想像成身體的每日「總開支」。這個總開支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,而且它們的關鍵因素可能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樣。

基礎代謝率 (BMR):佔比最大(約 60-70%),是減重的基本盤

基礎代謝率 (BMR) 是指你的身體在完全休息、沒有任何活動的狀態下,為了維持生活(例如呼吸、心跳、器官運作)所需要消耗的熱量。這是你每日熱量消耗中佔比最大的部分,高達六至七成。BMR 就像是維持你身體這部機器持續運作的基本電費,它是你整個減重計劃的基本盤。

非運動性活動量消耗 (NEAT):佔比約 15%,日常活動比刻意運動更重要

NEAT (Non-Exercise Activity Thermogenesis) 是指所有非刻意運動的日常活動所消耗的熱量,例如走路去搭車、做家務、打字、站立,甚至是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。這部分看似微不足道,但累積起來卻佔了總消耗的熱量的約 15%。對於大部分人來說,一天中 NEAT 所消耗的熱量,甚至比特地抽空運動一小時所消耗的熱量還要多。

攝取產熱消耗 (TEF):佔比約 10%,聰明選擇健康的食物助燃燒

TEF (Thermic Effect of Food) 是指身體在消化、吸收和代謝食物時所消耗的熱量。簡單來說,就是「進食」這個動作本身也需要能量。不同營養素的 TEF 也不同,其中蛋白質的產熱效果最高。這意味著選擇高蛋白質的食物,身體需要花費更多熱量去處理它,這也是聰明飲食能幫助燃燒熱量的一個小秘訣。

運動消耗 (TEA):佔比最小(僅約 5%),釐清其真正角色

TEA (Thermic Effect of Activity) 正是指我們一般認知的「刻意運動」,例如跑步、游泳、重量訓練等。最令人意外的是,對於不是職業運動員的普通人來說,這部分在每日總熱量消耗中的佔比其實最小,通常只有約 5% 左右。這清楚地揭示了,單純想靠運動來創造巨大的熱量缺口,是非常困難的。

科學證實的 8/2 原則:為何減重效果八成來自飲食

綜合以上 TDEE 的組成,科學界與營養師界普遍認同一個簡單的原則:減重效果有八成來自飲食控制,只有兩成來自運動。這就是著名的「8/2 原則」。

免費體驗

S6 溶脂修形療程
1分鐘自助登記 立即辦妥

Date should not be before minimal date

我已閱讀並同意有關登記條款細則以及私隱政策
6

研究引證:飲食控制對體重影響的決定性作用

許多大型研究都一致指出,若將減肥方法分為「只控制飲食組」、「只運動不節食組」和「飲食運動並行組」,「只控制飲食組」的減重效果遠遠勝過「只運動不節食組」。原因很簡單,透過飲食減少 500 卡路的熱量攝取(例如少喝一杯含糖飲料和一件蛋糕),遠比透過運動消耗掉 500 卡路的熱量(例如辛苦跑步近一小時)來得容易和有效果。

7

結論:若飲食不變,單靠運動的活動減重效果趨近於零

總結來說,當我們理解了身體熱量消耗的科學真相後,結論就非常清晰。由於運動消耗的熱量佔比極低,而且運動後的飢餓感與補償心態,都很容易讓人吃回甚至超過消耗的熱量。因此,如果飲食內容完全不變,持續「只運動不節食」的方式,其最終的減重效果幾乎等於零。

8

逆轉困局:實踐「飲食優先」的三步行動策略

明白了為何「只運動不節食」的減肥方法難以成功之後,下一步就是實際行動。與其追求一步登天的完美飲食計劃,不如跟隨一套清晰、可執行的三步策略,從根本上扭轉局面。這套方法的核心是,先理解自己,然後做出微小但持續的改善。

免費體驗

S6 溶脂修形療程
1分鐘自助登記 立即辦妥

Date should not be before minimal date

我已閱讀並同意有關登記條款細則以及私隱政策
9

第一步:自我診斷,找出你減肥的「破口」

在改善任何情況之前,我們必須先誠實地了解現狀。這一步就像是為你的飲食習慣做一次詳細的身體檢查,目標是找出那些在不知不覺中,抵銷你運動成果的「破口」。

簡易檢查清單:識別不自覺的飲食習慣

你可以拿出紙筆,或者在手機的記事本中,誠實地回答以下幾個問題。這個過程不是為了批評自己,而是為了客觀地觀察。

含糖飲料:你每天會飲用含糖飲料嗎?例如汽水、包裝果汁、手搖飲品?份量大概有多少?

進食速度:你通常會在 20 分鐘內吃完一餐飯嗎?會一邊工作或看電視一邊吃飯嗎?

三餐份量:你的早餐、午餐和晚餐份量分佈是怎樣的?是否晚餐吃得特別豐盛?

零食習慣:你會在正餐之間吃零食嗎?特別是在晚餐後或睡眠前?通常會選擇哪一類食物?

情緒性進食:當你感到壓力大、疲倦或情緒低落時,會不會傾向用食物來尋求慰藉?

強調失敗根源:常喝含糖飲料?進食過快?晚餐後吃零食?

完成清單後,你會發現一些重複出現的模式。這些往往就是你減重失敗的原因。例如,很多人低估了含糖飲料的熱量,一杯珍珠奶茶的熱量,可能就需要你跑步近一小時才能消耗掉。又或者,進食過快令大腦來不及接收飽足感的訊號,導致熱量超標。而晚餐後無意識地吃零食,更是讓身體在最不需要能量的時候,儲存了多餘的減脂。找出這些具體的問題點,是成功改善的第一步。

10

第二步:鎖定你減肥的「最小可行性改變」 (Minimum Viable Change)

找出問題後,千萬不要想著一次過把所有壞習慣都改掉,那樣的壓力只會讓你很快就放棄。這裡我們要借用一個概念,叫做「最小可行性改變」。

概念解釋:無需一步到位,從最易解決的東西著手

「最小可行性改變」的意思是,從你剛剛診斷出的問題清單中,挑出一個你認為「最容易」、「最沒有痛苦感」的東西來著手。目標是建立成功的體驗,而不是追求完美的體態。這個小小的勝利,會成為你繼續下去的動力。

實踐舉例:本週目標僅為含糖飲料減半或改飲水

假設你發現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每天下午都要喝一杯全糖含糖飲料。一個「最小可行性改變」的目標,並不是明天開始完全戒掉,而是:

目標一:這個星期,將全糖改為半糖或微糖。

目標二:這個星期,將每天一杯改為隔天一杯。

目標三:這個星期,其中三天嘗試改為飲用無糖的茶或水。

選擇任何一個你覺得可以輕鬆達成的目標,然後專注執行一星期。當你成功做到,再挑戰下一個小目標。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,遠比嚴苛的禁令更有效。

11

第三步:建立正面回饋循環,告別舊生活方式

改善習慣的過程需要動力,而動力來自於正面的回饋。如果我們只盯著體重計上那變動緩慢的數字,很容易就會感到氣餒。所以,我們需要更聰明地追蹤自己的進步。

追蹤體重以外的指標:精神狀態、腰圍變化、睡眠質素

從你開始進行「最小可行性改變」的第一天起,嘗試記錄以下幾項指標的變化:

感覺:早上起床時的感覺是否更精神?下午會否比較少打瞌睡?

身體尺寸:不需要每天量度,但可以每星期用軟尺量度一次腰圍或肚臍圍,或者感受一下常穿的褲子是否變得鬆動,身材有無改善。

睡眠質素:是否更容易入睡?半夜醒來的頻率有減少嗎?

運動表現:運動時的體能有否感覺更好?

健康好處:空腹血糖、血脂等數字是否有所改善?

透過微小成功,增強持續執行的動力

當你發現,僅僅是將含糖飲料減半,就讓你的精神狀態變好,或者褲頭鬆了一點點,這種由身體直接給予你的正面回饋,會比任何人的鼓勵都來得實在。這些微小的減重效果,就是最強大的燃料,會讓你自然而然地想繼續堅持下去,逐步告別舊有的飲食模式,建立一個更健康、更持久的生活方式。

免費體驗

S6 溶脂修形療程
1分鐘自助登記 立即辦妥

Date should not be before minimal date

我已閱讀並同意有關登記條款細則以及私隱政策
12

減肥的全面策略:運動、飲食與生活方式的結合

減脂的關鍵因素不在於只運動不節食,而在於優化生活方式。

營養師的原則:平衡飲食的 5 個技巧

盤子法則:多攝取高飽足感的蔬菜與蔬果

利用盤子法則:每餐盤子的二分之一裝滿蔬菜和蔬果,四分之一裝蛋白質(如肉、魚、蛋),四分之一裝碳水化合物(如糙米、薯仔)。蔬菜提供纖維,增加飽足感。

優選蛋白質:高產熱效果,提升飽足感

蛋白質的攝取有助於增肌和減脂,同時消化蛋白質需要消耗更多熱量(TEF 較高)。

複合碳水化合物:穩定血糖,避免飢餓感

選擇全穀物、地瓜等複合碳水化合物,取代精製澱粉,有助於穩定血糖,維持能量平穩,減少突發的飢餓感。

多喝水:區分飢餓感與口渴

有時感覺到的飢餓感其實是口渴。餐前先喝一杯水,有助於增加飽足感,減少飯量。

避免含糖飲料:減去不必要的熱量

含糖飲料是隱藏的熱量炸彈,戒掉是見效最快的減肥方法。

運動的角色:增肌、改善心肺功能與維持體態

雖然運動消耗的熱量佔比小,但運動在減肥的旅程中有其無法取代的好處:

增肌:重量訓練有助於增加肌肉量,從而提高基礎代謝率,讓身體在休息時也能消耗更多熱量。

心肺功能:中等強度的運動(如快走、腳踏車)能改善心肺功能,提升體能,讓你更有能量應對日常生活。

維持體態:運動能幫助雕塑身材和體態,讓減重後的人看起來更結實。

13

為什麼要追尋健康天然的減肥方法?因為吃藥、抽脂等會增加疾病風險,到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。肚腩、上臂、大腿內側最難減,就算做了建議運動也成效不大,S6 溶脂修形療程就是你在找的有效減肥方法!

想減肥、減走中央肥胖以改善健康?其實除了糾正坐姿,有意識地坐著「微運動」之外,也必須改善飲食習慣,減少攝取動物脂肪,而種種減肚腩方法除了為了外形好看,也能顯著減少致病風險,肥胖程度嚴重者,可能更要聽從營養師的話去節食,去進行加強心肺運動!

恒常運動雖好,卻不是人人能用此改善健康問題及堅持飲食原則、飲食控制,天天吃藜麥飯光想就不行?S6 溶脂修形療程就是忙人、懶人的福音,它可以針對性消除局部脂肪囤積的部位以達到塑形效果!「懶人減肥療程」S6 溶脂修形療程採用高效能生物激光深入作用體內脂肪層,針對深層脂肪進行分解,轉化為脂肪酸後再透過真空抽吸促進代謝排出體外。此療程特別適合有腹部肥胖、中央肥胖人士,能有效塑造年輕緊緻曲線!

想了解更多療程資訊立即點擊以下連結,而現在網上登記 S6 溶脂修形療程即可免費體驗一次療程,名額有限,立即行動,讓醫美科技成為你對抗脂肪的突破口!

免費體驗:Perfect Medical S6 溶脂修形療程

免費體驗

S6 溶脂修形療程
1分鐘自助登記 立即辦妥

Date should not be before minimal date

我已閱讀並同意有關登記條款細則以及私隱政策

常見問題

1. 為什麼我運動量很大,體重卻不降反升?

這通常是熱量計算失衡所致。運動消耗的熱量遠比您想像中少,而攝取的熱量卻非常容易超標。尤其是運動後出現「補償心態」,會讓您多吃高熱量的食物,輕鬆抵銷運動成果,導致體重不降反增。

2. 單靠運動能達到減脂的目標嗎?

單靠運動難以有效減脂。減脂的關鍵因素是創造熱量赤字(即消耗的熱量大於攝取的熱量)。研究顯示,減重效果的八成來自飲食控制,只有兩成來自運動。運動主要好處是增肌、提升基礎代謝率及改善心肺功能。

3. 運動後感到強烈飢餓感是正常的嗎?該如何應對?

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,因為運動消耗了能量。應對技巧是,將飯後的碳水化合物調整至運動後攝取,並立即補充高蛋白質及纖維豐富的食物(例如原味優格配蔬果),以延長飽足感,避免吃進過多熱量。

4. 運動後,是否可以喝含糖飲料補充體力?

絕對不建議。含糖飲料(如運動飲料、果汁或手搖飲品)是極高的熱量來源,它們所含的糖分會瞬間抵銷您辛苦運動消耗的熱量,是減肥的最大破口。應改為飲用水、無糖茶或稀釋的蛋白質飲品。

5. 如果我只做增肌運動,可以不用控制飲食嗎?

無論增肌或減脂,都需控制飲食。如果熱量攝取過高,身體會同時增加肌肉和脂肪,導致身材看起來更「大隻」。若想增肌,需確保蛋白質攝取足夠,但總熱量仍需控制在合理範圍內,才能優化體態。

facebookigyoutubewhats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