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袋問題是不少人心中的痛!根據調查顯示近十年來,因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、熬夜等因素,年輕族群有眼袋問題的比例顯著上升!不想開刀?不想注射任何美容針?小編懂你!因此本文將從中醫角度解析眼袋問題,並提供一系列中醫調理方法幫你跟眼袋說Bye Bye!
為什麼會有眼袋?中醫師分析眼袋問題

西醫認為眼袋主要是由於眼輪匝肌鬆弛、眼眶內脂肪堆積膨出所致,而中醫則從整體觀念出發,認為眼袋的產生與臟腑功能失調密切相關,立即來看看中西醫觀點的大不同!
西醫觀點看眼袋 vs. 中醫觀點看眼袋
西醫觀點 | 中醫觀點 | |
---|---|---|
主要成因 | 眼輪匝肌鬆弛、脂肪堆積膨出 | 臟腑功能失調,氣血運行不暢及水液代謝障礙 |
治療方式 | 手術切除、脂肪轉移 | 針灸、中藥調理、食療及穴位按摩等 |
優點 | 效果快速 | 安全、自然、副作用小且標本兼治 |
缺點 | 若進行切眼袋手術的話風險較高及恢復期較長,可能留下疤痕 | 見效較慢,需要長期堅持,而效果亦十分因人而異 |
中醫看眼袋4大成因:不止是因為氣血不足!
1. 腎虛型眼袋: 中醫認為腎主水,腎虛導致水液代謝失衡,多餘的水分積聚在眼睛下方便形成眼袋。此類眼袋顏色通常偏黑,容易伴隨腰膝痠軟、耳鳴等腎虛症狀。
2. 脾虛型眼袋: 脾主運化水濕,脾胃功能失常,水濕停聚也會導致眼袋產生。脾虛型眼袋通常較大但可能沒有黑眼圈,容易伴隨面色萎黃、疲倦乏力等脾虛症狀。
3. 肝功能弱: 肝負責毒素的分解與排除,肝功能弱代表身體的排毒機能下降,毒素無法有效排出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使多餘的水分及血液積聚在眼睛周圍形成眼腫。
4. 其他成因: 除了臟腑功能失調外,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宮寒、熬夜、用力不當等也可能導致眼袋的產生。
眼袋中醫:4大體質與眼袋的調理方式
中醫最講求「辨證施治」,因此眼袋成因不僅限於單一因素,而與五臟六腑、氣血津液息息相關。以下細分出四大體質對應眼袋形成的機理與調理方式:
1. 氣虛型眼袋
症狀:眼周肌膚鬆弛無力、精神不振、聲音低弱、易出汗。
成因:氣虛無法推動水液運行,導致組織液滯留於眼下。
調理建議:
食療:黃耆紅棗雞湯、黨參蓮子粥。 中藥建議:黃耆、黨參、白朮、炙甘草。 生活指引:早睡早起,避免過勞;多深呼吸運動提升正氣。
2. 陽虛型眼袋
症狀:眼袋腫脹明顯、手腳冰冷、畏寒、小便清長。
成因:陽虛則水濕無法蒸騰上行,聚積於眼周形成浮腫。
調理建議:
食療:附子羊肉湯、薑棗茶。
中藥建議:附子、肉桂、乾薑、杜仲。 生活指引:保持體溫、勿吹冷氣,運動增溫活氣。
3. 陰虛型眼袋
症狀:眼部乾澀、皮膚乾燥、失眠多夢、煩熱潮熱。
成因:陰虛無法濡養組織,導致膚質乾萎,加速眼部老化。
調理建議:
食療:銀耳蓮子百合羹、枸杞熟地粥。 中藥建議:熟地黃、枸杞、百合、麥冬。
生活指引:避免熬夜與過食燥熱之品,常用玫瑰花茶滋養肝腎。
4. 痰濕型眼袋
症狀:眼袋厚實、臉部油膩、胸悶脹滿、舌苔厚膩。
成因:飲食油膩、運動少,脾虛生濕,濕濁瘀積於眼下。
調理建議:
食療:薏仁赤小豆湯、陳皮粥。 中藥建議:蒼朮、茯苓、陳皮、半夏。 生活指引:避免生冷油膩飲食,多運動排濕。
中藥外敷眼膜:以「祛濕活血」為本,淡眼袋有法

中醫講究「內病外治」除了調理脾腎肝功能以改善水腫、氣滯外,結合中藥外敷法是溫和又有效的輔助療法,適合脾虛水濕型與氣血循環不良型的眼袋問題人士。
中藥去眼腫,改善氣血運行的眼膜【中藥眼膜配方】
黃芪(補氣升陽,活血) 白芨(收斂毛孔、去瘀) 蒼朮(燥濕除脹)
將上述三味藥材各 5 克研磨成細末,加入少量溫水或黃瓜汁調製成糊狀敷於眼袋處,約 15 分鐘後清洗乾淨。建議每週使用 2-3 次,避免接觸眼睛內部,且應先在手背試敏 5 分鐘,確保無過敏反應。
此外,外敷療法若能配合內服中藥方劑如「六味地黃丸」(腎陰虛型)、「補中益氣湯」(脾虛氣陷型)、「當歸補血湯」(氣血兩虛型)等,將可更有效根治體質問題,避免眼袋反覆出現。要注意的是,剛剛也有提及中藥使用講究「辨證論治」,因此建議在服用任何藥物之前要由註冊中醫師根據體質處方!若有過敏、濕疹、眼部炎症者就不建議使用中藥外敷,以免加劇皮膚負擔,甚至令眼睛周圍的肌膚過敏。
眼部按摩穴位教學:按四白穴去眼睛周圍水腫
中醫認為「形於外者,必形於內」,眼袋浮現往往是體內臟腑、氣血、水濕代謝失調的外在反映。透過按摩眼部特定穴位便有助促進局部氣血循環、紓緩疲勞與水腫、強化眼周肌肉,進而改善眼袋與黑眼圈問題。
眼部四大常見穴位包括:
1. 四白穴:位於眼眶下緣約一指幅凹陷處,是去眼袋最重要的穴位之一。此穴對改善眼下浮腫、疲勞及黑眼圈均有良好效果。
2. 承泣穴:位於瞳孔正下方、眼眶邊緣位置,有助舒緩眼睛疲勞與眼壓過高,促進眼周循環。
3. 睛明穴:在兩眼內眥凹陷處,屬足太陽膀胱經,經常按壓可改善眼乾、眼澀、黑眼圈與睡眠質素。
4. 太陽穴:位於眉尾與眼角延長線交點,具明目、鎮靜作用,亦可改善偏頭痛、眼部脹痛與鬆弛。
眼袋穴位按摩的手法
以清潔雙手後的指腹(建議用無名指)輕壓穴位,每次按壓 5 秒、休息 2 秒,循環 8-10 次。每日早晚各一次,可以配合眼霜或精油使用可提升導入效果。按摩時應避免過度用力,以微熱、痠脹感為宜。若能搭配呼吸調節,吸氣時按壓、吐氣時釋放更可提升氣血循環的效果。注意了!透過穩定的穴位按摩,有助刺激眼部微循環,促進局部代謝排濕,並可調整眼輪匝肌緊張狀態,改善鬆弛現象,達到淡化眼袋與皺紋的雙重作用。
香港找中醫調理身體去眼袋的服務及價錢
1. 常見的中醫去眼袋療法計畫
在香港,許多註冊中醫診所已開設美容或眼部專科服務,如提供眼周針灸、火針等療法。強調中藥內調搭配美容針灸療程。推出「眼周氣血活絡療程」,每次30分鐘。
2. 香港中醫去眼袋的價格參考
中醫療程項目 | 平均收費(港幣) | 療程時間 | 推薦頻率 |
---|---|---|---|
眼部針灸 | $300 - $600 | 約30-45分鐘 | 每週1-2次,連續4-6週 |
中藥調理配方 | $100 - $200(單帖) | 日服1或2次 | 持續1-3個月 |
穴位按摩 | $200 - $400 | 20-30分鐘 | 每週1次 |
3. 中醫師去眼袋療程 VS 醫美療程對比
中醫調理 | 醫美注射/手術 | |
---|---|---|
見效時間 | 慢熱,需4-8週 | 見效快速,數日 |
副作用 | 低,溫和 | 有感染或皮膚過敏風險 |
維持時間 | 視體質及效果而定,需長時間保養 | 注射需定期重複,手術效果較久 |
適合人群 | 輕中度眼袋、怕侵入式療法者 | 中重度眼袋、想快速改善者 |
小總結:中醫如何消除眼袋?多管齊下的療法

說了那麼多,最後來個小總結吧!中醫治療眼袋注重從根本上調理身體以平衡臟腑功能,促進氣血運行,從而達到消除眼袋的效果。
以下是幾種常見的中醫治療眼袋的方法:
1. 針灸療法
針灸通過刺激眼部及身體相關穴位,疏通經絡,促進氣血循環,改善眼部皮膚的水腫及氣血瘀滯問題,而促進眼部健康的常用的穴位包括四白穴、承泣穴、睛明穴及太陽穴等。某些診所會採用針灸結合砭石的療法,能有效改善表層脂肪堆積,促進眼周肌肉的血液循環。砭石具有溫熱的特性,利用砭石溫通經絡便可以祛除水濕,促進眼部血液循環,改善眼袋問題。
2. 中藥調理
中醫師會根據個人的體質及眼袋成因,辨證論治,選擇合適的中藥方劑進行調理,從根本上解決臟腑功能失調的問題。
常見方劑:
補腎陰方劑: 常用藥材包括熟地、山藥、枸杞等,具有滋陰補腎、利水消腫的功效,適用於腎陰虛引起的眼袋。
補腎陽方劑: 常用藥材包括肉桂、附子、杜仲等,具有溫腎助陽、利水消腫的功效,適用於腎陽虛引起的眼袋。
中藥外敷眼膜(敷眼袋療法)使用黄芪、白芨、蒼朮 各5克研磨成粉,用溫水調成糊狀,敷在眼袋處15-20分鐘,用清水洗淨,可有助活血消腫、緊緻眼部皮膚。
3. 中藥去眼袋食療及茶飲推薦
紅棗淮山薏米水: 紅棗補氣養血,淮山健脾益氣,薏米利水消腫,三者合用,可有效改善脾虛水腫引起的眼袋。
杞子菊花茶: 杞子滋補肝腎,菊花清肝明目,有助於改善因肝腎不足引起的眼袋及黑眼圈。
4. 眼袋穴位按摩 (簡易版:按四白穴)
按摩方法:二手中指點壓四白穴,以讓穴位有一點酸脹的力氣按壓,並向鼻梁方向畫圈揉按3分鐘左右。每天2~3次。
四白穴位置: 眼眶下緣中央直下約一寸(約一個拇指寬)的凹陷處。
按摩功效: 促進眼部氣血循環,改善眼袋、黑眼圈、眼皮鬆弛等問題。
按摩手法: 用雙手指腹輕輕按摩四白穴,每次按摩約2-3分鐘,每日可進行多次。
順應節氣調理!四季的眼部週期調理法
中醫強調順應節氣調理眼部健康,因此可以依照不同時節跟天氣去進行食療預防眼袋及眼部不適,清肝明目。
節氣 | 調養重點 | 推薦方法 |
---|---|---|
春(養肝) | 疏肝解鬱,減黑眼圈 | 飲菊花杞子茶,按摩太陽穴 |
夏(養心) | 除煩清熱,減眼袋水腫 | 使用荷葉蓮子湯,眼周冷敷 |
秋(養肺) | 潤燥養陰,防皺紋 | 常喝銀耳百合湯,保濕眼霜 |
冬(補腎) | 補精益氣,強眼肌 | 煮黑豆核桃粥,配合熱敷 |
告別眼袋,中醫說也要從從生活習慣做起!
雖然不少人誤認為眼袋是「年齡問題」或「遺傳宿命」,但實際上許多現代人的眼袋與不良生活習慣有密切關聯。從中醫角度來看以下這些壞習慣也容易耗損「腎氣」、「脾氣」與「肝血」,影響氣血生成與水液運行,導致眼周濕重、水腫、氣滯血瘀,最終形成眼袋跟身體不適,除了身體健康著想需要重視!
生活習慣對眼袋的4大關鍵影響:
1. 熬夜傷腎、眼袋提早報到
中醫認為「腎開竅於耳、其華在髮、其精在眼」,長期熬夜會耗傷腎精與陰血令眼睛氣血供應不足,眼周組織容易鬆弛、水濕停留,導致眼袋增生。
2. 高鹽重口飲食,脾失健運
長期攝取過鹽、過辣、炸物等重口味食物會使脾胃無法正常運化水濕,使濕氣積聚在眼下脂肪組織,造成浮腫感明顯的水腫型眼袋。
3. 情緒鬱悶、肝氣不暢
壓力過大、經常情緒抑鬱會影響肝的疏泄功能,使氣機鬱結,血液循環受阻,容易出現「黑眼圈+眼袋並存」的複合型眼周問題。
4. 久盯螢幕、用眼過度
眼輪匝肌與眼周微血管長期緊繃導致血流不順,出現色素沉澱與組織鬆弛,形成眼袋與眼紋的早發跡象。
除了去找中醫調理身體之外,我們首先可以做的就是重建良好的生活習慣,而這也是消除眼袋的重要一環!
1. 作息規律: 盡量在晚上9點前入睡,確保有充足的睡眠時間,讓身體各個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。
2. 飲食清淡: 減少攝取生冷、重口味、高鹽分的食物可避免脾濕、水腫的產生。
3. 適度用眼: 長時間用眼後應適當休息,建議用眼45分鐘後,休息15分鐘,並可多按摩眼周穴位以舒緩眼睛疲勞。
4. 睡前少喝水: 睡前2小時盡量避免飲用大量的水,以減少眼部水腫的機會。
善用眼霜及眼部護理產品:
選擇合適的眼霜及眼部護理產品亦可以滋潤眼部皮膚,延緩眼周肌肉衰老,淡化黑眼圈,改善眼袋。建議選擇含有維他命E、透明質酸、A醇、膠原蛋白等成分的產品。使用眼霜時也應輕柔地塗抹在眼睛周圍,並配合適當的按摩以促進吸收。
中醫重調理身體,但你急著去眼袋?做Perfect Medical R6包去眼袋療程,眼袋「一鋪清」!
中醫調理身體雖會因人而治,為你處方個人專屬藥物,溫和而緩慢地從根本讓你的身體回復健康,但收費昂貴又費時,而且不保證身體比較健壯之後眼袋、黑眼圈也順帶著消失?若你沒時間、精力去看中醫調理身體,若你的訴求是極速去眼袋、黑眼圈及泡泡眼!那還是最快見效及針對性的眼部醫美療程比較適合你!
多年來千萬用家親身見證及推薦 Perfect Medical 的皇牌療程: R6 包去眼袋療程真的有效又安全,並且適合想嘗試「眼袋槍」的入門新手!R6 包去眼袋療程採用醫療級射頻技術配合紅藍光,能由淺入深、層層作用於眼部肌膚不同層面,達到:
• 刺激膠原蛋白增生,緊緻眼下鬆弛肌膚
• 促進眼周血液循環與促進淋巴排毒,有效代謝黑眼圈的黑色素與水腫物質
• 同時改善眼袋、眼紋與黑眼圈3大眼周困擾!
相較於傳統手術或注射方式,R6 包去眼袋療程無創、無痛、無修復期,非常適合不想動刀、害怕針劑的眼袋人士。尤其對於已有輕度至中度眼袋困擾的人來說,R6 包去眼袋療程提供了安全又有效的替代方案。立即點擊以下連結了解 Perfect Medical R6 包去眼袋療程的詳情及價錢,還可以花1分鐘填妥表格,我們經常進行首次免費體驗!
立即體驗:Perfect Medical R6 包去眼袋療程常見問題
1. 眼袋一定要開刀才能消除嗎?
不一定,從非入侵性的醫美療程如射頻、超聲波、紅藍光及激光、中醫調理、調整生活習慣方面入手等方式也能有效改善大眼袋。
2. 針灸治療眼袋會痛嗎?
由於中醫針灸使用的針非常細,通常只會有輕微的刺痛感,但對痛感及針的恐懼也是因人而異的,有些人非常害怕及難以接受針灸。
3. 吃什麼可以消除水腫眼袋?
中醫認為紅棗淮山薏米水、杞子菊花茶等食療有助於改善脾虛水腫引起的眼袋。
4. 中醫的眼部穴位按摩可以消除眼袋嗎?
適當的眼部穴位按摩可以促進眼部氣血循環,有助於撫平眼袋,但效果較為短暫難以維持。
5. 眼霜可以消除眼袋嗎?
含有特定成分的眼霜有助於滋潤眼部皮膚,延緩眼部肌膚衰老及改善眼袋問題,但難以完全消除眼袋。